首页
搜索 搜索
资讯

文化观察丨“沧海”真的变成了桑田|环球快资讯

2023-04-03 10:45:38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在夏津黄河故道,有一棵千年“椹树王”,五根粗壮的枝干生自同一个树根,遮天蔽日,犹如手掌的五根手指。在当地人的传说中,五枝分别代表“福、禄、寿、禧、财”,与之合照或是虔诚许愿,便可心想事成。远远望去,枝干上用以祈福的红飘带随风飘扬,老桑静静矗立在此,见证着黄河故道的千年沧桑。

在与风沙搏斗的数千年间,夏津人民发现了桑树顽强不挠、防风固沙的特点,也探寻到了“一桑多用”的农耕方法。农业智慧与坚毅性格在此地交相呼应,构成了黄河故道中葱郁的古桑树群最鲜明的个性。


(相关资料图)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底气何在?

2018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为这片中国树龄最老、规模最大的古桑树群授牌,颁发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证书。“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成为山东省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夏津古桑树群凭什么入选?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评判标准中,农产品在历史上的可持续性是重要因素。桑树适应性强,易于栽植,在夏津得以大面积推广。在当地古桑树群千余年的历史中,桑树产量稳定,品种未曾大改。以桑树为主,夏津黄河故道形成了兼具林、果、农、牧的稳定生态系统,为当地水土保持起到显著作用。

作物间作、林下种植是当地生态系统稳定、农作物产量高的法宝。在桑、桃、杏等果树下,当地农户种植地瓜、豆类、油菜等作物;又在树下散养鸡、鹅、羊等禽畜,充分利用林地空间,形成了立体全面的生态农业格局。

传统农业文明也在此地代代相传。夏津人民在种植桑树的漫长历史中,总结出了一套经验。他们用土炕坯围树、畜肥穴施、犁伐晒土等方法管理土壤;用塑料薄膜缠树干来防治害虫。据夏津县苏留庄镇种桑大户刘传峰介绍,桑树是生命力极强的树种,即使部分枝干坏死,通过“压枝”的方式,将接近地表的古桑树枝条埋入地表土中,或是将老根铲断促进新根生长,又能使古树复壮。

在当地古桑文化馆,有这样几句有关桑椹采摘的诗:“暑气乍起甘如蜜,长杆挥来囊丰盈。”采收椹果时,几人将布单系在腰间,在树下抻开,靠一把长杆钩住树枝,轻轻晃动,成熟的桑椹纷纷落入布单中。这样干净利落的方式,当地人称为“抻包晃枝”法,既不破坏桑树的枝条,又不至于让新鲜的椹果掉落在周边的杂草丛中。类似于此的农业智慧,让人不禁称奇。

对于夏津人而言,桑树“浑身是宝”——桑树当年育苗、当年栽种、当年结果,农业生产效率高。桑叶做茶,桑枝、桑皮入药,桑果晒干,桑黄(一种生长在桑树上的菌类)保健,一棵桑树至少有“五宝”。抑制风沙、改善环境的同时,桑树也保障了当地居民自给自足的生计。黄河故道曾因长期水土流失,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造成当地居民收入低、生活条件差的恶性循环。桑树帮助这片沙地跳出了恶性循环,为当地人民铺就了通往幸福的道路。

“沧海”真的变成了桑田

现在的夏津黄河故道是一片桑树林海,远远望去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然而,这里曾经只有一片荒芜。夏津县曾是黄河渡口所在地,史料记载,黄河曾两次流经此地。公元前602年,黄河第一次流经夏津,行水613年;第二次始于1048年,历时146年。泛滥的黄河水携泥沙而来,又将大量泥沙留在此地后改道而去。经过两次改道,黄河最终在夏津县留下近三十万亩连绵起伏的河沙地。

裸露的地面固不住沙土,夏津当地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无风三尺土,有风沙满天”成了当地百姓见怪不怪的景象。沙土松散、不蓄水,各种农作物难以存活。久而久之,夏津成了一片荒凉之地,民不聊生,人口最少时仅有四千多人。

在与风沙的对抗中,当地民众尝试种植了多种作物和林木,最终发现了桑树这一极具生命力的树种。北方桑树树干粗矮,叶片宽大,根系发达,垂直分布根深可达五米以上。抗低温、耐高温、耐盐碱的特性,让桑树在极度干旱的自然条件下也能茁壮生长,防风固沙,保持一方水土。由此,“植桑造林”成为当地的治沙习惯,延续至今形成了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

历经战乱、饥荒、人口迁徙等剧变,古桑树群多次遭到大规模砍伐,又在人类与自然交锋再次落于下风时,被人们又一次想起、用起。

康熙十三年,一位名叫朱国祥的官员被贬至夏津做知县。在黄河故道出巡时,他发现此处遍野荒丘,自然条件极其恶劣,于是建议多种果树,“可以免风灾而裕财用”;又号召大家种植“包袱地”——凡较平整之沙地,四周种树,中间种庄稼,可获高产。

为了种树治沙,朱国祥数十次前去巡察。当地百姓受朱知县感召,结合前人治沙经验,纷纷加入植桑造林的队伍,土地开始稳定出产。清朝中叶,夏津桑树林已是郁郁葱葱一片,并在20世纪20年代达到鼎盛,桑树种植面积甚至一度多达八万亩。桑树林的规模日渐壮大,朱国祥的事迹也流传至今。

“救命树”成了“致富树”

在夏津当地人代代相传的故事中,除了固沙的功效,桑树也可以“救人一命”。刘传峰表示,桑树进入产果期后,不存在大小年之分,“即使树龄已达上千年,产量依旧稳定”。椹果经过暴晒做成椹干,能够储存更久。《齐民要术》认为“凶年粟少,(桑葚)可以当食”,饥荒时期,桑树所结的椹果不仅能缓解当地民众的饥饿,还惠及了源源不断涌入的灾民,成为旧时人们心中的“救命树”。

刘传峰是夏津本地人,他的祖辈世世代代以种桑为生。过去,由于交通不便,新鲜椹果很少外运,多由当地人自产自销,难以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如今,道路通畅了,产业链延长了,桑树成为当地居民的“致富树”。曾经荒芜的黄河故道,如今建成了森林公园,也成了当地桑树的主要种植区。

夏津桑树成为当地的一张亮眼名片,为桑类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刘传峰成立的椹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110户社员,土地面积300亩,两万余棵桑树每年能创造数百万元的价值。近年来,当地不断延长加工链,制作罐头、蜜饯、果汁、椹酒等多种产品。椹果采摘期过后,赋闲在家的农户可以去刘传峰的合作社参与椹果、桑枝等原材料的深加工工作,贴补家用的同时,也让桑树的“身价”一涨再涨。

从“夏津椹果”的品牌向外辐射,古桑树群带动了生态旅游、桑类产业的繁荣发展,也让夏津以桑文化为载体,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据介绍,本地的桑树品种优良,近年来种苗被运往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地方种上了品质优良的“夏津桑”。

“夏津桑”不仅是一方水土的守护者,更是当地人民的精神寄托。千年椹树王之外,另一棵充满传奇色彩的桑树名为“卧龙桑”,它不知何时被雷电击中,烧焦了树干,但在不久后又发出新枝,重新成长起来,和黄河故道里千千万万的桑树有着共同的特性——在贫瘠的自然条件下顽强不屈,在生命遇到挑战时愈挫愈勇。桑树见证了夏津当地治理水患、抗击风沙的历史,也见证了积淀千年的农业智慧在这里闪耀。

(大众日报记者 王臻儒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