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滚动:创新大学课堂与学生一同奔跑<br />记南京邮电大学教师谢娜
教室的屏幕上,柯南被困在了湖中央的小船上,他利用自己的绝对音感发出“110”的电话频率,被日暮警官成功援救。这是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基础A》课的课堂,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的老师谢娜正在利用动画片展现电话的拨号原理。
2013年,谢娜来到南京邮电大学,从事《大学物理》和《电路分析基础A》课程的教学工作,近年来专注于《电路分析基础A》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授课。她曾荣获第三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特等奖、中国高校电工电子在线开放课程联盟线上线下精品课程、第二届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等奖项。
(资料图)
以备课的心态备赛做自己的“理货员”
“以备课的心态备赛”,是谢娜获奖的秘诀。在准备2021年第三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时,她像“整理货架”一样,将以往的教学资料归类总结。
23页图文并茂的教学设计、4页满满当当的教学日历、14张思维导图,整个9月,谢娜平均每天的备赛时长长达10个小时。“我把这件事情当成上课,将我多年来沉淀的教学经验有逻辑性地串联在一起,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现。”谢娜说。
为什么这么做,效果如何,有没有达到一开始的期望?这是谢娜在整理过往经历时的核心逻辑。针对课上、课下错误率不高但仍有个别学生存疑的“非典型问题”,谢娜建设了微课视频库,实现了在有限的课堂学时之外对学生的精细化学习指导;针对课程知识单元内容多、可拓展、易思辨的特点,谢娜采取了小组竞赛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的学习驱动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最终,谢娜及其课程团队形成了分层施教精准教学、解析电路智慧课堂、混合案例资源拓展、合作任务互助激励的“分、析、混、合”混合式教学设计,助力她斩获奖项。
以备赛的方式备课带领每一位学生奔跑
“哪怕只有一两个学生,我也一定要竭尽所能,把最有价值的课呈现给他们。”谢娜说。“以备赛的方式备课”,促使她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
混合课堂教学推进最大的困难,是对学生的自主性要求较高。谢娜在《电路分析基础A》课上拿出了二分之一的时长,让学生通过线上学习来获取新知识。在每周一次的线下课中,通过课前测、知识点梳理、课堂讨论等环节,依托小组竞赛式教学,学生既能巩固线上课内知识,又能合理拓展课外知识点。此外,谢娜还会为学生制作课前、课后任务单,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混合式课程学习节奏。
“只要是你的疑问,那就是有价值的疑问。”谢娜总是鼓励学生接纳和相信自己,不厌其烦地解答学生的每个问题。每当发现有掉队的学生,她都会主动了解学生的情况并鼓励他们,在必要时提供课外辅导。近两期混合式课堂的学生课程通过率超过98.6%,学生问卷调查总体满意度超过90%。参与谢娜主讲的混合式课程的学生积极参与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创新杯”大学生创新挑战赛、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级竞赛,多人获国赛一等奖。
以“非典型”方式与学生“打成一片”
和学生一起玩电路名词的“你画我猜”、加入学生的小组讨论……以“非典型”的授课方式与学生“打成一片”,是谢娜独特的风格。
“什么是有用,什么是无用,有时候是不能用物质价值去衡量的。”作家莫言的“文学无用论”是谢娜在讲解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时的引入。她还会把日常生活中的感悟、搜集到的素材整理下来,结合课堂知识分享给学生。在“电路的等效变换”教学中,针对“对偶电路”知识点,谢娜引用七律《长征》的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引导学生发现生活及电路中的对偶之美,培养工科学生对“美”的感知;在“电路暂态过程的时域分析”教学中,她又提出如何思考从电路的“全响应”引申到面对生活激励的“全响应”,鼓励学生积极调整自身的“元件参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10年前与南邮结缘,谢娜如今仍意气风发,用活力和热情陪伴着每一位学生。